|
据展会后发布的报告称:第十二届成都国际家具展,仅4天展期,现场观展人数超过了20万人次,其中专业采购商达到15万,同比增长25%,现场成交额达到86.7亿,同比增长37.6%,中长期经济效益预计超过400亿元,另外本次展会普通市民前来逛展人数超过5万人次,家具零售超过2亿元。这是一组惊人的数字,字里行间告诉我们内地二、三线市场是一片广阔的蓝海,这里蕴藏这极其巨大的消费需求,等待着家具企业去耕耘。
“倒闭潮”这个说法当然不是空穴来风,家具行业进入下半年以后,很多企业就感受到房地产市场低迷带来的压力,刚性需求被压制,很多消费者持币观望,家具销售已经开始下滑。家具行业究竟有没有“倒闭潮”呢?中国家具行业确实面临着比08、09年还差的市场环境,跟随房地产行业二十多年高速发展,中国家具行业已经进入一个调整发展阶段。按照现在的格局广东大岭山有1/3甚至是50%的台资企业真的是很难熬,但是重庆、成都的企业增长还是很快的,没有受到什么大的影响。据中国家具行业协会会长朱长岭表示,今年家具行业整体上有超过20%的增长,这说明了市场还是存在的,只是如何调整家具企业的经营方式。“倒闭潮”告诉我们的是并不是个个都死的,而是家具企业不能像过去一样,可以闭着眼睛去发展。
2011年,家具企业的成本支出随着物价是一路上扬,一方面面临工人短缺,一方面家具企业面临着人工、运营、原材料等成本的上涨,加上几年家居市场销售下滑,家具企业面临着极大的运营压力。
今年5月,某企业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年初他们已经上调了工人的工资,涨幅在10%-15%左右,原材料的涨幅也在10%-15%左右,这已经是自2009年以来第三轮人工工资上调,累计涨幅达到40%,技术工种的涨幅达到60%。10月,新浪家居记者致电顺德某皮货商,该皮货商表示皮料今天的涨幅也达到了15%,预计还会涨。相比去年,红木企业木工、雕工的计件工资上涨了40%,熟练精雕师的工资更是高出2010年1.5倍-2倍。不仅如此,企业的管理成本和宣传成本同样增加了不少。
数种成本上涨叠加在一起,确实给家具企业带来了不小的压力,可以说今年的成本上涨幅度还是很大的,加上今天家居大环境的低迷,家具企业在面临成本上涨而销售又不振的情况下压力很大。
微博作为一种传播工具,具有极强的互动性能、传播速度极快、还有兼具网络其他平台的功能。微博作为营销工具,具有门槛低、费用小、传播快、互动性强、易于监控等诸多优点。企业通过注册微博,发布具有创新性的内容、互动式内容、品牌体验的创新,可以有效吸引消费者,在和消费者完美互动的同时塑造企业的良好形象,打造出有影响力的官方微博。目前家具行业成功的微博营销案例有领先行业做家具电子商务的曲美家具、领先行业的板式家具企业迪诺雅等,他们通过具有创新性的内容成功和消费者进行互动,潜移默化地将品牌和产品价值植入了消费者心中。
我国现行的实木家具标准采用的是2008版《木家具通用技术条件》(业内人俗称“实木新标准”),根据08版“实木标准”定义规定,根据实木用材比例及工艺,实木类家具可分为三类:全实木家具、实木家具和实木贴面家具。而在标准推出之前,实木家具一直只是一个模糊的概念,并没有规范的定义。奇怪的是《实木新标准》颁布一年后,几乎半数的中国家具企业甚至都不知道“实木新标准”的存在。
不同的人对于实木家具有着各自的理解。有的人理解为:实木家具是指所有材料都是未经过再次加工的天然材料,不使用任何人造板制成的家具,也就是说实木家具是100%用实木一次加工的家具。也有的人理解为:按照行业内“规矩”,只要实木材料超过30%就可以称为“实木家具”。更也有人表示,实木家具分很多种,包括全实木家具、实木贴皮家具、板木结合家具等。不同的理解造成了当下市场上“实木家具”标准的混乱,这也是为什么“达芬奇”事件过后,那么多家具要更换标签,同时也引起了长沙“纸家具”是否是实木家具的争议。
一个行业的健康发展,需要一部完善的行业标准,而08版的实木标准显然不能满足家具行业发展的需求,新浪家居借着盘点2011中国家具行业10大关键词的机会呼吁尽快修改实木家具标准。
召回制度在国内的汽车行业、药品、食品行等行业已经相当成熟,随着家居产品质量投诉一年比一年多,推出家具缺陷产品召回制度的呼声也越来越高。宜家一年之内对其生产的产品进行4次召回,体现了企业的对消费者认真负责的态度,同事表现了宜家对产品质量的关心。中国家具行业也应该建立起相应的缺陷产品召回制度,一来可以有效维护消费者的权益,二来也体现了家具企业负责任的态度。
今年的家具企业面临的是出口放缓和内销受阻。对于很多家具企业来说,人民币升值、人工河原材料上涨导致价格优势渐失,受09金融危机影响一直走不出阴影的海外市场需求增速缓慢。以往在展会开幕,经常会有人满爆棚的现象,今年却大不如前。很多展位可以说是“寒气逼人”,甚至有的古典展区出现“空城现象”,而现代展区也是门可罗雀,今年展会是真“冷”。
从上述的三个特点来看,不论是家具企业还是经销商,都面临着一个极其严峻的现实,市场环境之差超过08年金融危机,很多中小家具企业面临着市场销售不佳和高成本运营的困境,能否熬过2011年已经成打上了一个大大的问号,家具行业洗牌似乎就要来临了。“洗牌”这个词揭示了当下家具行业市场低迷,而前景又比较暗淡的现实,家具企业和经销商高成本运营一定会让很多中小家具企业和行销上面临倒闭和退出市场的危险,但是此刻我们并未发现家具企业和经销商大规模和普遍倒闭的现象。
有业内人士戏称:洗洗更健康。有些人希望这股“洗牌”风潮来的更猛烈些。